语言中心教师学术沙龙(总第十九期)聚焦学术英语教材建设与教师发展
4月20日中午,语言中心2023春季学期第三期教师学术沙龙(总第十九期)在明理楼316教室举行。主讲嘉宾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主任高原教授做了题为《学术英语教材建设与教师发展》的学术讲座。中心近40 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高原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的学术英语课程和教材建设体系。国科大建立了分别针对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术英语教学体系。本科学术英语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意识;硕士阶段重点培养规范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博士阶段则以学术写作和交流的专业实践为主;同时以语料库为驱动,开设面向学科群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学术英语教材建设方面,高原教授分享了各阶段学术英语教材以及针对不同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地学、计算机、电子工程等)编写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程的编写指南、教材框架、编写方法等重要参考信息。
关于教师发展问题,高原教授指出教师发展中的关键概念是教师身份、教师信念及教师主体性。教师身处改革,本体性知识结构频受挑战,常形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巨大落差,从而陷于身份困境和心理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国科大外语系实施集体备课、开展科学家讲座,帮助外语教师打破专业壁垒,扩展主体性知识结构;鼓励教师走出去,为其他科研院所举行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培训;同时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辅导平台。涉及教师信念,高原教授提出需要从英语作为“外语、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外语学习、外语学习者”这五个维度进行思考和构建;而教师主体性则需要多关注教师自身的能力、意愿和行动。
此次讲座全面细致地剖析了国科大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与教师发展等重要问题,赢得了与会教师的共鸣。中心主任吴运新教授表示:作为背景相近的同行,国科大学术英语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清晰规划、因材施教、扎实推进、团队协作以及教师个体对自身作为师者自觉而持续的反思为我们提供了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参考,他鼓励中心教师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勇毅前行,不断提升教学认知及教学水平。

(文|付林 图|赵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