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心教师学术沙龙(总第二十七期)聚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
2024 年 10 月 17 日下午两点,语言中心 2024年秋季学期第二期教师学术沙龙(总第二十七期)在明理楼 318 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以“汉语二语写作教学”为主题,特邀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辛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中心本科生英语、研究生英语、第二外语和对外汉语四个教研室近 30 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辛平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第二语言写作教学与母语写作教学的不同之处。她指出,写作教学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学习语言知识本身,另一方面是用汉语书面形式完成交际任务。然而,二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难点,有限的语言知识会对写作者构成挑战,写作者可能缺乏第二语言写作的社会文化意识,不懂得用合适的方式实现语言功能,也不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读者的期待。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辛平教授强调语言知识掌握和语篇训练的重要性,并通过示例说明语篇高于语言系统。同时,她提出在讲练中应避免单纯造句,要有语境,以便在成段输出中发现错误,进而在教学中加以注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写作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辛平教授介绍了写作课教学相关研究,包括具体课堂活动,如写长法、多稿写作、限时写作等,以及各种课堂活动的安排顺序和反馈研究。同时,她分享了学生作文研究代表性成果,介绍了前沿论文。
基于对二语写作特点的观察和前沿研究的总结,辛老师强调,在写作教学课堂实践中,注重产出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写作过程。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写作,增强课堂操作性。她还结合示例详细介绍了图片写作、模仿写作和视频写作方法,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辛平教授特别指出,对成年人来说,学的内容“有用”“有必要”是最大的学习动机,而在修改和整理阶段学生渴望得到老师情感上的支持。总体而言,在人工智能时代,写作教学最重要的是提升师生的效能感,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习内生力。
辛老师的讲座示例扎实、亲和易懂、娓娓道来,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针对写作评价标准、作文书写要求、反馈作文时如何平衡个性和共性错误、AI对写作教学的冲击等问题,与会老师展开热烈探讨。最后,中心主任吴运新教授做总结发言:写作教学具有基础性、重要性,辛老师的讲座包括对二语教学深入的思考、前沿的研究和实际教学经验分享,兼具学术性、共通性、实用性,对中心老师来说有指导性和启发性。此外,辛老师对教学情感性的重视和呼吁,也值得大家学习。此次学术沙龙为语言中心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对提升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李水 图|赵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