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心举办“人类语言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讲座
7月9日下午,语言中心2025年春季学期第六期教师学术沙龙(总第三十六期)在明理楼318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特邀纽约州立大学Oswego分校人类学系雷静教授主讲,聚焦人类语言学视角下的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语言中心本科生英语、研究生英语、第二外语及对外汉语四个教研室的20余位教师参加。
雷静首先从人类学的定义、起源与意义入手,概述了其四大分支体系,着重阐述了该学科研究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的特点。针对全球语言多样性面临的严峻挑战,她特别强调了加强语言记录、保护与传承的紧迫性,并进一步阐述了人类语言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优化语言政策、推动教育语言学发展,以及在新媒体研究与身份认同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探索。结合当前外语教育面临AI冲击与国际环境变化的新形势, 雷静指出,外语教师亟需肩负“跨文化使者”使命,引导学生突破工具性语言学习局限,深入理解语言承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讲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教师们就高校人类语言学研究发展路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及继承语教育等议题,与雷静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此次讲座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对语言教学宏观意义的认知,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学术启发,今后将针对不同语种课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积极探索跨文化内容的创新融入路径,拓展语言教育的发展空间,以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及跨文化理解交流能力的双重使命。


(文|李水、田园 图|刘岚洁)